防守基地的核心在于合理搭配飞行器的功能性与战术定位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基地防御并非单纯依赖单一飞行器类型,而是通过综合运用防空、反舰、拦截等不同功能的飞行器形成立体防御体系。防空型飞行器如SG-330A/D快速炮塔搭载的护航艇,能够有效针对敌方战机群,其高射速特性可快速清理空中单位;反舰型飞行器如雷火双联装炮塔则优先攻击小型舰船,通过密集火力压制敌方护卫舰。这两种飞行器的组合能覆盖大部分常规进攻威胁。
防守基地时还需考虑飞行器的部署成本与维护效率。CV-11003这类造价低廉但性能均衡的驱逐舰是性价比之选,其搭载的雷火双联装炮塔对小型舰船杀伤力显著,且维修时间较短,适合频繁应对中小规模袭击。而BR050型多用途轰炸机则通过电子干扰装置降低敌方命中率,虽然造价较高,但能显著提升整体防御体系的生存能力。需注意避免过度依赖高成本单位,导致资源链断裂或维修队列积压。
战术层面需充分利用游戏机制优化防御效果。蜂巢守卫者这类护卫艇凭借高机动性适合执行拦截任务,配合采矿平台的10%-30%采集加成效果,可在防守同时维持资源产出。封锁功能也是防御关键,3级封锁点可自动刷新8级野怪提供经验值,但需注意避免因过度封锁引发其他玩家报复。基地护盾的1.5小时激活时间与7小时持续时长需精确计算,确保在关键时段开启。
后期防御需引入战巡或航母等重型单位,但受限于指挥值,建议采用增援功能突破编队限制。永恒风暴级攻击战列巡洋舰搭载的重型离子炮能穿透敌方重型装甲,但需配合无人机护盾系统抵御能量武器。需强调的是,所有防御飞行器的技术点应优先强化生存属性,如护甲与闪避率,而非单纯提升输出,这与进攻型配装思路存在本质差异。
最终防御强度取决于情报收集与动态调整能力。通过扫描功能消耗探测器获取敌方进攻编队构成,针对性调整飞行器比例。例如当侦测到敌方以战机为主时,需临时增加防空型护航艇数量;若敌方侧重使用战巡,则需部署反舰鱼雷轰炸机。基地布局上建议采用交叉火力分布,将炮塔类防御设施强弱交错布置,确保无死角覆盖。定期观察战斗报告分析防御薄弱环节,持续优化飞行器配置与科技研究方向。